充填站在搅拌系统工作之前,充填站,原料中的水直接取自地下水,粉煤灰和胶结料是事先通过粉料仓下的吹灰管输送到各自的粉料仓中,矸石则需要先通过破碎系统的对原料矸石进行加工,采空区泵送充填全套设备,加工成的成品矸石通过输送机存放在配料仓中。采用国内外先进技术研制生产的专用拌合设备。它可使用土、沙、尾矿、粉煤灰、水泥等为原料,铁矿充填站,生产适宜充填的稀状物的物料。它生产的物料配比准确,拌合均匀,更适应于连续矿业充填工程。
矿井充填站的工作的方法
1、水砂充填:借助于水力通过自流式泵压的方法将河沙、尾砂充入采空区。
2、干式充填:一种用矿车、风力和机械将废石干充填料送到采空区,在采空区加水进行充填。
3、胶结充填法:以碎石、河沙、尾砂、戈壁集料为骨料,与水泥等胶凝材料拌合成膏体或浆体用管道泵送,或重力自流的方法,输送到填充区。
自流式系列矿井充填站 自流式主要用于采矿厂较远的区域,河北充填,选矿后矿渣与水不用分离,直接用高压输送泵送人搅拌池搅拌,节约空间和生产工序水砂充填是将充填骨料加水制成质量浓度较低的砂浆,利用管道、泵阀等自流输送到稀浆搅拌机内添加粉料如(水泥、胶固粉等)充填料。
矿井充填站选择干式充填采用了以处理废弃物为目的的废石干式充填工艺,废石干式充填法曾在50年代初期成为中国主要的采矿方法之一,如1955年有色金属地下开采矿山中该方法应用比例高达54.8%。干式充填是将掘进废石干充填料利用运输设备运至待充填地点进行充填的工艺,因其效率低、生产能力小和劳动强度大,已不能满足“三强”(强采、强出、强充)采矿生产的需要。因而,自1956年开始,国内干式充填法所占的比重逐年下降,到1963年在有色矿山的产量仅占0.7%,处于被淘汰的地位。
干式充填、水砂充填都属于非胶结充填范畴,煤矿充填全套设备,由于非胶结充填体无自立能力,难以满足采矿工艺高回采率和低贫化率的需要,20世纪60~70年代,中国开始开发和应用胶结充填技术。胶结充填是将胶凝材料(一般为水泥)、骨料、水混合形成浓度较高的浆体,通过钻孔或管道,自流或加压输送到待充填地点进行充填的工艺。充入采场的水泥砂浆经过一定时间养护后,成为固化体控制地压。在胶结充填中水是输送物料的载体,充入采空区后,除一部分参与水泥水化反应之外,多余的水分通过脱滤水设施渗滤出去,沿巷道水沟流入水仓,通过排水和排泥设施将渗滤出的清水和随清水流失的细泥排出地表。
水砂充填是将充填骨料加水制成质量浓度较低的砂浆,全尾砂膏体泵送充填,利用管道、溜槽、钻孔等自流输送到待充填地点进行充填的工艺。在水砂充填中水仅仅作为输送物料的载体,充入采空区后,充填料留在采空区,水渗滤出去,沿巷道水沟流入水仓,通过排水和排泥设施将渗滤出的清水和随清水流失的细泥排出地表。我国的水砂充填工艺是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采用的,1965年在锡矿山南矿为了控制大面积地压活动,采用了尾砂水力充填工艺,有效地减缓了地表下沉。